新妈必知 | 婴儿驱蚊液安全吗?带你了解是是非非的各种婴儿驱蚊产品
✱ 此文最近更新于 2020 年 08 月 09 日 ,由于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如若发现请留言告知。
为人父母,都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大的保护,而这个夏天,最担心的是小宝宝被蚊子蜇了。姑且不说各种疾病的传播,单是蜇后的红肿,都着实让人心疼。所以绝大部分人在选择小宝宝的驱蚊产品的时候,会参考很多资料,会很注意选择一些所谓的「婴儿驱蚊液」,特别是很多人会选择国外的产品,但这样做就真的安全了吗?
作为一个长期混迹于各种购物网站,凡事都喜欢 google 一下的人,谈到“婴儿驱蚊液”这东西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婴儿矿泉水」、「酵素」这些名词。知乎上有位网友这么总结过一个简单辨识神棍的方法:在产品介绍时,一些常见科学词汇使用国外的叫法的,比如催化剂说成触媒,将酶说成酵素,一般是不太可靠的。婴儿驱蚊液,其实也差不多这个情况。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的看法是,即使不是婴儿驱蚊液,好歹也是降低了灭蚊成分浓度的驱蚊液吧?直到我看了人民网的这篇报道,有的产品已经不是噱头这么回事了,完全突破了商人应有的最低的底线。
报道简单总结起来,金盾婴宝防护护肤液宣称“8小时有效防护”,但实际是婴儿护肤液;日本的啾啾香氛喷雾和防微盾儿童驱虫防护喷剂宣称是宝宝驱蚊喷雾,实际却是防苍蝇的;VAPE婴儿驱蚊液200毫升装、喜朗 (Sharove) 婴儿防蚊液52毫升和叮后止痒液52毫升套装、丽尚驱蚊喷雾30毫升装等三款宣称天然驱蚊的产品,实际却检出了避蚊胺或者驱蚊酯等成分。
市面上的所谓的「婴儿驱蚊液」大都是这么个情况。报道中,有这么一段话:“消保委咨询了五六家打着婴儿产品“旗号”的驱蚊液品牌,宝宝金水方面表示,由于行业没有专门针对婴儿和孕妇的产品测试,因此,他们公司只是在配方上做了调整,尽量使用纯天然的原料。”
捡重点说,一是在驱蚊产品这个行业并没有专门针对婴儿和孕妇的产品测试,所以是不是真的对婴儿、孕妇完全安全,全凭厂商的“感觉”,二是尽量使用纯天然的原料,尽量……
回头我们再回到「婴儿驱蚊液」这问题上,其实我相信市面上很多针对婴儿的驱蚊液的确是在配方上下了功夫的,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但由于近年来网购的发达,“口碑”越发的显得重要,别人有的自己要是没有,就是落后,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打出“婴儿专用”这样的名词。但也不一定哈,不信你百度一下「婴儿矿泉水」。
作为消费者,普通的孩子爸妈,认真对待孩子驱蚊这事是好的,但我认为如果想为孩子真的好,那么应该从源头上了解驱蚊产品这东西,驱蚊产品究竟会用到哪些原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分,效果如何,是否有毒,适用于多大的婴幼儿等等。虽然说,要查这些,其实很简单,但网上有太多太多颠倒黑白的说法,比如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的地方为了推荐某款英国的驱蚊产品,而把避蚊胺(DEET)诋毁得一无是处。所以,凡事,多留个心眼。
驱蚊产品的常见成分
下面我们再复习一次常见的驱蚊产品的主要成分,更深入的分析可以戳下面这篇文章。
先说一下驱蚊和灭蚊的区别,灭蚊就是指杀灭蚊虫,而驱蚊则是把蚊子驱离。现在灭蚊类产品其实不多,大部分良心产品都目的都是驱蚊,至少让蚊子在药效期间失去叮咬的能力。所以现在有时候会出现,晚上明明用了蚊香,但是第二天醒来还能看到活着的蚊子。像我自己,用的智能插座,以前每天晚上 3 点左右自动断电,但老被叮醒,其实就是蚊子的药效过了。之所以“驱蚊”而不是“灭蚊”,其实还是为了安全,对蚊子影响越小,对人也越安全。
拟除虫菊酯
灭蚊类产品(注意是灭蚊),距今已有 30 年的研发历史,国内外大部分灭蚊产品都是选用的这种成分作为原药,略有毒性。虽然有相关的业内人士说婴儿、孕妇可以使用这类产品,但个人建议还是尽可能少用。
避蚊胺
驱蚊类产品(注意是驱蚊),一般缩写为 DEET,可以防蚊,还有防止蜱类叮咬。最新的研究表明,之所以避蚊胺能驱蚊,其实就是因为蚊虫不喜欢这种味道(这不同与早期的研究结果,详细的可以戳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虽然最早避蚊胺是在二战时被当作农药使用,但后来发展为民用驱虫产品,据估计大概有 1/3 的美国人,23%~29% 的儿童使用。
早期避蚊胺的确出现过约 10 例婴幼儿疾病与之有关的报道,但 1992 年加强管理,降低浓度后,就再无中毒病例的报道。其中加拿大政府(相对美国等其他国家来说,加拿大在这方面是要求最为严格的)建议 2~12 岁的孩童使用的避蚊胺驱蚊产品浓度不超过 10%,每天最多使用 3 次,2 岁以下的孩童每天最多使用 1次,6 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此类产品。
派卡瑞丁
驱蚊类产品,美国疾控中心认为是除避蚊胺之外最有效的驱蚊剂,而且比起避蚊胺更为安全,但是并没有给出使用年龄的限制。不过加拿大政府的建议同样是未满 6 个月不建议使用。
驱蚊酯
驱蚊类产品,对苍蝇、虱子、蚂蚁、蚊子、蟑螂、蠓虫、牛虻、扁蚤、沙蚤、沙蠓、白蛉、蝉等都有良好的驱避效果,与避蚊胺相比,驱蚊酯的毒性更低,刺激性更小,在欧洲使用驱蚊酯作为驱蚊剂的 20 多年中,未发现毒性反应。但没有相关政府机构给出使用年龄建议。
柠檬桉叶油
驱蚊类产品,是一种天然的驱虫剂,虽然也属于下面我们要提到的天然植物驱虫剂,但它特殊在于它被美国环保局认可过。其实大家应该对它不算陌生,它的中式产品就是风油精和清凉油。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疾控中心和加拿大政府都不建议给 3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此成分的驱蚊产品。因为柠檬桉叶油中的香茅醇是已知过敏原,可能会导致儿童皮肤过敏。
天然植物驱虫剂
婴儿驱蚊类产品的沦陷区,不管成分是不是天然的,广告一定要说是天然植物提取物。这类产品的常见原料是:蓖麻油、香柏木油、香茅油、丁香油、香叶醇油、薄荷油、迷迭香油和大豆油等。虽然美国环保署将这类驱蚊产品归类为“最小风险”杀虫剂,但并不代表它就是安全的,因为其中很多成分是已知的过敏原。而且驱蚊类产品的使用浓度远高于个人护理产品,可能会引发儿童过敏。另外,这类产品的时效往往很短。
加拿大政府在这方面的建议是:豆油可以驱避蚊子和黑蝇,含有豆油的产品没有使用年龄限制。香茅油可以驱避蚊子,含有香茅油的产品不应用于婴幼儿。柠檬油、桉叶油、松针油、天竺葵油和樟脑油的混合物,不能用于2岁以下儿童。
从上面的成分分析来看,天然植物驱虫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反而是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不论是驱蚊效果还是安全性上要好得多。其中可以明确的是,暂无相关政府机构给出 6 个月以下的婴儿驱蚊产品使用建议,但派卡瑞丁、避蚊胺可以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儿童。
所以如果很在意婴幼儿的使用安全,尽量选择使用卡瑞丁、避蚊胺作为主要成分的婴幼儿驱蚊产品,而不是宣称安全无毒的天然植物驱蚊产品。
其他的一些驱蚊手段
声波驱蚊是没有效果的,这篇文章我们对声波驱蚊原理进行过分析。
驱蚊手环也不建议使用,稍早前我们从 4 个角度分析过驱蚊手环的效果,而且市面上有很多三无产品,有的三无产品还曾经造成过一个班的儿童中毒住院。
紫外线灭蚊灯,也是有些家庭担心其他的灭蚊手段不安全而选择的,认为这种东西属于物理灭蚊,应该会安全很多,而且很多餐馆、食堂使用这种灭虫手段。而实际上,这是最不安全,并且危害很大的灭蚊手段。紫外线灭蚊灯的原理是通过紫外线诱捕蚊虫,在通过其外层的高压电网触电杀死蚊子,还有一种采用风扇,将蚊子紧紧吸入风扇底部,把蚊子风干致死。
危险的地方在于,2011 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癌症的国际组织将所有类别的紫外线辐射归类为1级致癌物质,这是被认定的最高等级致癌物质,详细的紫外线的危害在我们介绍紫外线杀菌灯时有说过。所以,即使成年人用紫外线灭蚊灯也是不安全的,更别说幼儿了。所以,切忌使用紫外线灭蚊灯!
驱蚊产品使用方法建议
● 如果有婴幼儿或是孕妇,一定要使用蚊香液、蚊香片(不建议使用蚊香)的话,尽可能开窗,但关闭好纱窗;尽量在上风口使用;睡前 1~ 2 小时使用,进屋后如果没有蚊子,就可以把「蚊香片 」、「蚊香液」的电源关了。
● 如果是喷剂或是液体的驱蚊产品,只能用于暴露在外的皮肤和衣物上,婴幼儿应涂抹在衣物上。不能接触伤口、眼和嘴,在耳部也要少用。
● 不要让孩子自己涂抹,应喷在大人手上后再涂抹到宝宝身上,但不要涂在孩子手部(防止经手入口),如果宝宝皮肤过敏则立即停止使用。
● 涂抹类的驱蚊产品只限于室外,从室外返回室内后应立即用含皂液的水清洗掉身上和衣物上的驱蚊液。
● 驱蚊产品要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食后受到伤害。
● 使用防晒霜时不要选择包含驱蚊成分的。在户外活动时,防晒霜需要频繁补擦,如果选择了包含驱蚊成分的防晒霜,那么在补擦的时候需要使用只有防晒功能的产品,否则可能会导致中毒。
其他的一些未提及的关键词
● 浓度:驱蚊类产品浓度越低,有效时间越短,特别是婴幼儿类的驱蚊产品,浓度都很低,所以注意适量补涂,同时注意使用次数(尽可能低)。
● 农药许可证:很多人一见到「农药」二字就想起了百草枯、乐果这些高毒性的农业用药,其实灭蚊、驱蚊类的产品在国内外几乎都是作为农药进行管理的,包括美国,大可不必谈「农药」色变。上面提到的成分中,除了天然植物驱虫剂(含柠檬桉叶油),都属于农药的范畴,但上面已经说了,这类天然的并不真的是安全的,特别是针对婴儿、孕妇来说,所以,如果是购买的国内产品,认准农药许可证反而是最可靠的!
你觉得看完了?并没有,看下面:


本文系作者 @匿名用户 原创发布在 买错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