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Coffee,用编程语言命名的咖啡 | 一本正经的胡扯
✱ 此文最近更新于 2019 年 08 月 18 日 ,由于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如若发现请留言告知。
对于日本的宅男来说,了解法律靠漫画,认识军舰靠美少女,最近又得通过编程语言来分辨咖啡了。最近在日本的众筹品牌 Makuake 上,一款叫「Code Coffee」的项目刚筹资结束。
虽然在我们看起来这是一本正经的胡扯,但对于什么都喜欢贴上标签,什么都要分类的日本人来说,用编程语言分类,以 C、 Java、 Perl 、 Python 、 Ruby 、 Go 、 Java Script 、 Swift 八种程序猿听到不是拍手叫好就是痛哭流涕的编程语言为咖啡命名,也算是一大神作。而且,不是单纯的胡乱套名字,人家还是根据各种编程语言的特点选择咖啡豆调配出符合「编程语言特质」的口味。
C 语言作为基础语言,其他编程语言的鼻祖,因此特地选择同样被认为是咖啡之源的巴西咖啡豆作为基调。而拥有悠久历史的 Java,则选用的是带有几分原始野性气息的衣索比亚摩卡咖啡豆。
曾经一度被广泛应用的 Perl,则根据其身世选择同样风靡一时的坦桑尼亚的吉力马札罗咖啡豆。由日本人开发的编程语言 Ruby 则集合了各家之长,选用了 4、5 种不同的咖啡豆调和而成,同时口味也符合日式风格。
当前最为流行的 Python 以简洁利落著称,所以对应的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低咖啡因咖啡。为了诠释 Go 语言的强大和独一无二,选用了口感独特的衣索比亚耶加雪夫咖啡豆。
JavaScript 因为具有高度兼容性和广泛的应用,则选用了通常会加牛奶制成欧蕾咖啡的瓜地马拉咖啡豆。最后,苹果公司开发的 Swift 则是选用了带有苹果香味的咖啡豆作为主调。
开发这系列咖啡的 Blue Puddle 为了让咖啡更符合编程语言的特点,还找来不少程序猿测试口味,经过多次修改,选出了他们心中的最佳味道。而且还在 Github 上公开征求网友的意见。每款咖啡一袋约 100g,众筹的价格的话是 50~60 块人民币。
话说,这特么不是一本正经的胡扯,是什么啊?
你觉得看完了?并没有,看下面:
- 咖啡豆基础入门知识 | 从咖啡豆的种类、烘焙、风味、保存,到如何挑选咖啡豆
- 适合新手的 4 款手冲咖啡壶推荐
- 深度解析 | 如何保存咖啡豆,才能保持其最佳风味
- 咖啡萃取理论 | 从影响咖啡风味的因素,到如何调整咖啡风味
- 咖啡滤纸选购指南 | 从滤纸的品牌、造型、优缺点,到是否有毒
- 你真的会冲煮咖啡吗?6 种冲煮咖啡的器具介绍
- 「Newton Espresso」简约的杠杆式咖啡机,在家也能煮出好咖啡
- Stagg EKG 咖啡电热手冲壶,被纽约 NOMA 博物馆永久收藏的经典之作
- 星巴克店员不同颜色的围裙,其实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 Wacaco Nanopresso 意式浓缩胶囊咖啡机,露营也能喝上咖啡


本文系作者 @布鲁根 原创发布在 买错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